收錄文章
- 聽書模式對高校圖書館有聲閱讀推2022-05-03
- 網絡時代流行語特征及影響研究2022-05-03
- 以微博為載體的成人高校大學生思2022-05-03
- 融媒體視域下非遺手工藝品牌IP的2022-05-03
- 漢語聯合復句與其維吾爾語表達探2022-05-02
- 生態翻譯學視角下中醫名詞術語英2022-05-02
- 關于日本文學翻譯中異文化的傳達2022-05-02
- 功能對等視角下旅游景點英譯研究2022-05-02
2022年第6期
2022-04-26 點擊:
文學藝術
新媒體與非面對面時代公演藝術面臨的挑戰與對策
李仁淑;6-10
論魯迅的“文學圖像”學術思想
梁志梅;11-14
淺析地下知青歌曲的特點
肖男;15-18
淺析貝多芬和歐洲古典音樂
陳俐俐;19-22
語言文化
維吾爾語形容詞配價對語義結構的影響
康滟;27-30
《金剛經》異譯本中的因果復句探析
黃淵紅;31-36
俄漢“судьба/命運”觀念的語言文化場研究
高艷榮;37-42
蒙古語的區別性賓格標記與KP結構
王磊;43-46
中日文化差異視角下日語翻譯研究
王中盼;47-50
漢語網絡詞匯的成因、特征與發展趨勢
羅小紅;51-53+66
傳媒文化
短視頻創作中的語言表達樣態轉變研究
楊應梅;54-57
網絡新媒體環境下書院德育文化傳播路徑初探
薛峰;58-61
基于程序公正的學術期刊審稿流程創新——以F學術期刊為例
李珂;62-66
“雙高院校”建設背景下高職院校融媒體宣傳平臺的建構邏輯與路徑
朱澤東;67-71
新媒體時代微信公眾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及應用
李君婷;李強;72-75
青年網絡亞文化對青年思想行為影響與對策研究
張歡;王瑞;76-79
歷史文化
關于保護和展示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的建議
寇德瑜;80-83
現代多元文化語境下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思考
尹康兒;84-87
從《歐游心影錄》看梁啟超的中國文化責任說
于海英;92-95
民俗文化
大數據視域下贛南客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對策分析
王芳珍;96-99
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在當代大學生中的傳承調研
張承城;王瑞軍;100-103
文化產業
大慶精神、鐵人精神文旅資源開發路徑研究
高大龍;108-112
甘肅非遺民間藝術發展現狀與文旅融合發展的對策研究
張咪;任向紅;沈文彤;劉霞;伏曉曉;113-116
智慧圖書館及其技術應用探析
張靜;117-120
全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外文電子圖書館藏建設實踐與思考——以天津大學圖書館為例
何方;121-125+129
5G時代的圖書館變革發展探究
王燁;126-129
湖湘地域文化基因提取與視覺形象塑造研究
廖健;賀溪;黃佳;黃格;134-138
文化與教育
基于OBE理念的《電子商務》教學模式改革
張琳琳;139-142
師范院校人文社科專業學生創業意識培養研究
牟迪;馮文娟;龔映怡;覃袁緣;143-146
“一流本科專業”建設背景下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——以甘肅民族師范學院為例
明翠翠;尕旦木草;丁文婷;147-150
創客文化引領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研究
吳松;151-154
融入傳統文化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在美術教學中的應用
陳斌;155-158
文化自信視域下高職學生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探究
千穎利;張月;王輝;高鵬;巨鮮婷;洛輝;159-162
文化交流
跨文化視角下萬圣節與中元節價值內涵對比研究
王紫怡;葉文靜;楊家琴;李曉雪;163-166
論冰雪文化在漢語國際教育中的應用與傳播
王義學;劉玉杰;167-170
古代神話故事融入高職院校對外漢語文化教學研究
宋開春;黃帥;171-174
來華留學生的中華文化認同研究
董東棟;陳嬌;袁勇;趙晶晶;175-178
文化論苑
基于健康文化傳播的醫院文化建設路徑探究
郝宗山;179-182
民族音樂文化遺產傳承與推廣策略初探
崔文靜;183-186
孔繁森精神研究的歷史考察與現狀評述
張麗;187-190
近三十年梁啟超與新文化運動研究述評
魏萬磊;191-198
- 上一篇:2022年第5期
- 下一篇:沒有了